鬼吹灯

字:
关灯 护眼
鬼吹灯 > 一剑一酒一乾坤 > 第198章 佛心明禅金菩提,夕阳石桥逢晚云

第198章 佛心明禅金菩提,夕阳石桥逢晚云

    顾余生倒骑黄牛,逃遁出花州城后,速度极快,不到两天的时间,就跃过数万里,很快要到儋州与花州的边境。


    顾余生畅想着以这样的速度,很快就能抵达中州,可他没想到,老牛的速度却越来越慢,到最后,它竟然在一片青青草坪停下来,悠闲的啃着嫩草。


    顾余生翻身下老牛,躺坐在草坪上,打量着努力吃草的牛。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头牛,已非曾经的那一头牛。


    当年受夫子教诲的那一头牛,已经超脱轮回,不再受肉身的限制,而眼前的黄牛,则更像是当年那一头黄牛,没有遇见夫子,将会经历的另外一条道路。


    它之所以能够御空数万里,全是因为那一只牛角中,还蕴藏着黄牛法相的一丝本源气息,而也只是这一缕本源气息,才让黄牛从铁牛封印中苏醒。


    这两天的时间,顾余生还试图与老牛沟通,然而,它已经回归了自我,或许在它眼中,顾余生才是它的主人。


    亦或者,如果它还藏有智慧的话,也只能是悠悠岁月长河中,它曾驮着那位牧童,像现在一样悠闲的吃草。


    在时间的长河中,沉睡了百年千年。


    它真的有些老了。


    只有这一片青青之草,能让它感到快乐。


    世间修行者眼中的神牛,渐渐褪去它的光环,变成一头只专注于吃草的老牛。


    草坪上露出的盐石,老牛会用粗糙的牛舌去补充盐分。


    老牛没有离开顾余生太远,也很温顺。


    风吹草低,天空乌云密布,快要下雨,老牛努力的吃更多的草,它不知道自己是一头牛, 但它知道,吃饱以后,还要继续赶路。


    顾余生背靠书箱凝望着天空的乌云以及来的方向。


    顾余生知道,在他身后,有无数修行者正要取他性命,他不能停下来,否则,就会陷入旋涡之中。


    他也着急赶路。


    但是。


    老牛奋力啃草的声音让他紧张的心情渐渐放松下来。


    两天的时间。


    老牛带他走过的路,足够让他行一月两月。


    没理由不让一头牛不吃饱。


    顾余生反手从书箱里随意取一本书聊以打发时间,书摊在掌心,却是一本蓝封泛黄的佛经,顾余生愣了一下,书箱中除了要交给圣院的那些书外,剩下的,都是他父亲留在书箱中的,这些日子,他已经看了数千本书。


    每一次翻看书的时候,他都会有意的去甄别,将感兴趣的书拿出来品读。


    平时,他是绝不会看佛经的。


    心神恍惚之际鬼使神差的翻开佛经,泛黄的书帛以及尘封多年的佛经文字,让顾余生有一种莫名祥和之感,他好似看见了无数佛塔,滚动的经筒和飘扬的经幡,高僧的诵经声出现在灵魂深处,佛家的慈悲,禅意,他不需悟,就好像能懂。


    就在此时,老牛吃草脖子上的青铜古铃被风吹响。


    那一声古铃悠扬,让顾余生灵台清明,又让他心中泛起微澜。


    他的眼睛,没有去看掌心被风翻动的佛经。


    他就那么静静的看着老牛吃草的动作。


    良久,良久。


    顾余生的神色淡然,他伸出手,抚摸着老牛的脸庞。


    这一刻。


    他心境豁然开朗,明白了心中一直想不明白的事:诞生出智慧已成半圣的老牛为何要与真龙辩道:


    老牛不是要以佛压道,也不是畏惧黄龙以道压佛。


    而是在寻找他的大道真谛。


    但很遗憾。


    从一开始,老牛就已经偏离了那一条道,他寻不回真我,本我,自我,他看似超脱轮回,实则依旧被本身禁锢。


    是的。


    在牛的世界里。


    它就应该低头吃草,肚子填饱,然后悠闲着回家,耕地,日出而劳,日落而息。


    这是它本来的命运,也是另外一种独有的智慧。


    曾经的主人丢了它。


    它也在聆听夫子教诲中丢了自己。


    老牛在佛经里寻找答案,只是因为风曾经吹过它脖子上的古铃。


    顾余生起身。


    把那一本佛经藏进袖子。


    他起身爬坐在老牛的背上。


    “牛儿,我带你回家。”


    老牛慢慢行。


    顾余生如读书的童子。


    不急不躁。


    这一刻。


    顾余生也同样放下他心中的执念:当年夫子乘坐过的黄牛,他若骑乘,会不会大不敬。


    可现在他不这样认为。


    他相信,以那位夫子的智慧,也绝不会有这样的想法。


    想通这些。


    顾余生只觉得背后的书箱陡然一轻。


    老牛陷入泥地的脚印,也没有那么深了。


    “哈哈哈!”


    顾余生骑牛奔腾在旷野的世界,敞怀大笑。


    这一刻。


    他才明白,为什么书箱那么重。


    因为它承载的不止是来自圣院的圣人之书,还有佛家最深奥,也是最浅显的道理。


    禅中真意。


    顾余生已解。


    已悟。


    神海深处。


    那金色的莲花瓣,渐渐的由原来的十二瓣,增加至十八瓣。


    三十瓣莲花。


    十八瓣在最下方做金莲台,十二瓣在上方成青莲。


    风中的佛影,笼罩住老牛,它又获得了超越凡身的力量,御空而起,风驰电掣。


    曾经那一尊落在顾余生头顶,他无法感知的佛尊法相,渐渐的与顾余生重合。


    他是佛。


    也是人。


    游历人间。


    是一位佛门行者。


    天空的乌云,染上金色的霞光。


    要下的雨。


    没有落下来。


    大梵天圣地。


    古老的佛门钟声,从十八层琉璃宝塔传出。


    众僧惊诧,随即感觉到天地间有一道至善至圣的佛光普照,他们纷纷盘坐当场,诵经悟道。


    而在圣地藏经阁。


    正欲窃取佛经的蛮僧大汉,若有所感的停下来,他的身上泛起阵阵金光,被黄龙爪裂的伤,奇迹般的愈合。


    黄牛蛮僧盘坐当场,放下手上偷窃的佛经,双手合十。


    片刻后。


    黄牛取出另外一只牛角,任由其遁入虚空,阖目道:“夫子……今时今日,蛮牛方知道路差错,蒙小师弟指点禅意,我已见到彼岸之花,大道之果。”


    嗡。


    大梵天圣地显圣佛!


    佛钟响了一百零八下。


    同日。


    大梵天圣地有黄龙显本身,十爪撕裂佛阵,圣佛甘受黄龙三爪,最后,黄龙隐遁虚空,再不见踪影。


    “公子,公子,快看!”


    宝瓶从书箱探出来,手里捏着一个金灿灿的珠子。


    “嗯?”


    骑在老牛背上的顾余生,只觉一股极为精纯的佛光笼罩着自己,侧目一看,宝瓶跳在他肩膀上,双手捧着一颗金菩提。


    “宝瓶,哪里来的?”


    宝瓶指着书箱,“公子,那一只牛角,变成这颗珠子了,好沉,我拿不住啦。”


    那一颗金菩提好似真的很重很重,宝瓶拿得吃力,顾余生伸出手,那一枚金菩提落在手心,并没有任何沉重之感。


    一缕神识侵入金菩提,顾余生只觉有无数本佛经涌现,包括几本佛门剑术:慈悲之剑,镇真魔之剑,度厄难之剑,断三灾之剑,斩因果之剑,正是半圣蛮僧提到过的佛门五心剑诀。


    除了这五心剑诀外,还有一道极为神圣的禅意涌现,将顾余生灵台的那一尊佛洗得明亮无比。


    过了很久。


    顾余生才重新睁开眼,他的身上,有一层佛光涌动。


    宝瓶吃惊道:“公子,你要当和尚吗?”


    顾余生哂然,把金菩提还给宝瓶,这一次,宝瓶终于能拿住那一颗金菩提。


    “门里门外都是一场修行,此中真意,并非要入空门才能领悟,我当然是要去见莫姑娘的,怎会做和尚。”


    顾余生骑牛慢行,不知不觉间已至花州边界。


    南方是儋州。


    一条血河拦在前方,夕阳下的血河,静谧而安静。


    少年从牛背上下来。


    缓步走向那一座被风吹雨打千年的古桥。


    少年的心泛起阵阵涟漪。


    那一天在花州草坪无意翻动的那一本经书,是石桥禅。


    里面有一句。


    不自觉的浮现在他脑海:


    【我愿化作石桥,受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 ,五百年雨打,只求他从桥上走过。】


    那是佛经里的痴女,千年等一人。


    等心爱的人从桥上走过。


    只为看一眼。


    如今。


    有一座桥就在眼前。


    山中人讲:缘起性空,缘起缘灭。


    人海看见你。


    看见你在人海中。


    少年将踏上那一座石桥。


    他的脑海中,并不是佛家的那一尊等人千年的石像。


    他想起莫姑娘。


    在青云门前的初相遇。


    在桃花缤纷的茅屋前重逢。


    在灰暗人生中无数次挥剑飘然而来的晚云。


    那是顾余生心心念念想要见的莫姑娘。


    敬亭山还很远。


    前路还很长。


    可那一座风雨情人桥已近。


    【若见一个人,需要风吹雨打。】


    【我愿意等千年。】


    顾余生心中说道。


    当少年的鞋踏上石桥的时候。


    桥的那一头。


    有一道白色的倩影出现,在夕阳的余晖中,晚云的面庞,逐渐变得清晰明亮……


    少年衣襟颤。


    呆立站桥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星期五谈个恋爱吧 绑定气运,我镇守人族能看见提示 村上无探戈 漫界暴君 斗破:我能将万物无限升级 漫威之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