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

字:
关灯 护眼
鬼吹灯 > 为祖龙指路,九州之外亦是秦土 > 第79章 人性

第79章 人性

    “张房,你给我站起来!”孔泉很是恼怒,怎么会有这么不听话的学生!


    别的寒门子弟上课,是生怕错过什么学习知识的机会,你倒好!生怕学的太多?


    孔泉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


    张房无奈,只能老老实实的站了起来。


    “既然你上课都要睡觉了!想必是都掌握了所学的内容,那我可要好好考考你。”


    孔泉目露不善,年轻人,我可得好好给你上一课!


    “问吧!”张房随口说道,将目光往外瞟去,一副毫不在乎的模样。


    “竖子无礼!!”孔泉咬牙。


    “听好了,我问你!人之初,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


    一众学子听见孔泉的问题,纷纷面露惊色,这可是要把张房逼上绝路啊。


    人之初,性本善和性本恶这一个问题一直饱受悖论,现在都没有人能说出个所以然来。


    不管张房怎么说怎么答,孔泉都有充分的理由来反驳他。


    “我给你一刻钟的时间思考,时间不够再多给你一点!”孔泉气愤的说道。


    一些看热闹不嫌事情大的学生,顿时溜出了教室,去外面宣传了起来。


    “什么?有人硬刚儒家巨子?”


    “真的假的?”


    “别管真假了,赶紧去占个好位子!”


    ......


    甚至一些学派的巨子也好奇的围过去观看了。


    “人性本善”最早由孟子提出。


    他曾劝导滕国太子滕文公,希望他能做尧舜那样的圣人。


    这话一说出来,滕文公就没什么信心,觉得把自己和尧舜那样的圣人相提并论十分惶恐。


    孟子为鼓励滕文公,表达了自己“人性本善”的思想:人与生俱来的就是善良的本性,只是有些人被环境所诱惑,被私欲遮盖了双眼,不能守护自己的本心,由此才生了恶习。


    在《孟子·告子上》中,孟子明确论述性善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意思是人的本性善良,就像水自然向下流一样。


    人的本性没有不善良的,就像水没有不向下流的一样。


    而同为儒家代表人物荀子,却有不同于孟子的见解。


    荀子生于战国末期,那是一个战乱不断、人人利欲熏心的年代。


    所以针对人性,他提出了相反的探讨:“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意思是人的本性是恶的,善行都是靠后天的学习和教化得来。


    荀子认为人生下来就是具备自然的生理欲望,如果外界不加以约束,任人随心所欲,就会导致各种罪恶产生,所以人的本性是恶的。


    这一理念后来成为了法家主张以法治国的种子。(荀子是儒家学派,居然教出了法家大成者韩非子和李斯,作者也感觉好神奇)


    后世之人称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荀子为后圣。


    针对人性善恶的讨论就相当于是两位圣人学术思想的碰撞。


    现在,孔泉和张房之间可谓是火药味满满啊。


    眼见,围观的人是越来越多,孔泉嘴角也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来的人越多越好!


    不然怎么能立威呢?


    邹衡苏仪等百家巨子也是前后赶来,这可是一个吃瓜的好机会,他们怎么可能会放过。


    “好了,张房。”


    “时间也差不多了,你也该回答我的问题了!”孔泉直勾勾的看着张房。


    张房撇了一眼孔泉,淡淡说道:“我认为,人之性,无善恶。”


    一语激起千层浪,众人感觉张房说的话实在是骇人听闻。


    谁都没有想到,张房竟然一次性反驳了儒家两位圣人的思想主张,简直是麻雀啄了牛屁股。


    张房不按常理出牌,孔泉顿时语塞,不知该怎么开口了。


    良久,孔泉憋出了一句,“哦?为什么你会这样说?”


    在场的所有人无不竖起耳朵想听张房的见解。


    “人性没有善与恶,人的善恶之分来源于人的后天教育,人生下来是毫无杂念的,只有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的欲望才会有善恶之分。”


    张房扫过在场的所有人,顿时没了兴致。


    麻蛋,张鱼怎么没有来?我这动静难道还不够大吗?


    孔泉说要一刻钟的时间,张房没有反对,在他看来这种问题是都不需要思考的。


    他之所以愿意等一刻钟,就是想要等待张鱼的到来,可现实往往事与愿违。


    张房很是不开心。


    周围的人都沉浸在张房刚才的那一番话中,琢磨其中的道理。


    好像哪里有些不对?但好像又是对的?


    “人刚出生的时候只是一个婴儿!婴儿懂得什么?你们谁还能记得自己是婴儿时发生的事情?”张房开口打断了众人的沉思。


    众人不自觉地摇头。


    “没有是吧!”


    “所以我认为婴儿生下来的时候就是一张白纸而已,没有任何的善恶观念。”


    张房拿起桌上的纸给周围人观看。


    “但这个婴儿长大以后,会有无限种可能,有可能变得非常恶毒、残忍,也有可能变得非常善良、厚道。”


    “他到底会往哪个方向变化,最根本的原因是在于他成长的环境和他所受教育的影响。”


    张房清了清嗓子,“恶与善,也不过是欲望的伸与缩所致!”


    众人仿佛听见了晴天霹雳声,这儒家的两大观点就这么被一个寒门子弟三两句话给推翻了?


    实在是太疯狂了!


    (ps:作者个人认为张房,呸!张良!是道家或者是兵家学派的人,那个捡鞋子的老人是黄石公,他是道家隐士,一直都是出世的,他给张良的《太公兵法》又是兵家鼻祖姜子牙所着。至于张良是儒家...他的很多计策都违背了儒家的教义,应该不太可能的亚子。当然也可以说他是通识之人。


    兵家还细分为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阴阳家和兵技巧家四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星期五谈个恋爱吧 绑定气运,我镇守人族能看见提示 村上无探戈 漫界暴君 斗破:我能将万物无限升级 漫威之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