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三个还算可以,齐老爷准备了大夫,三个人把了个脉,都没问题,就开始聊考试的过程,听闻沈陵坐一个臭脚边上,都怜惜地看着他。
「感觉这一场题目稍稍难了一些,题型变换多端。」吴端说道。
沈陵认同道:「我们如今的教谕偏好出难题,不过要难大家一道难。下面两场估计也不简单,咱们得做好准备。」
吴端和齐子俊都点点头,两个人心态还不错,也不纠结,很快就放一边去了。
沈陵回到家里头好好地搓洗了一遍,那股臭咸鱼的味道印象极深,他如今一点也不想看到鱼,特别是咸鱼。
休息了两日,他们去张秀才那儿默答案,张秀才不紧不慢地看完,在他们紧张的眼神下,慢悠悠地说:「都还不错。」
几个人都像是松了口气,张秀才又道:「不过,这回我也没有太大的把握,这几道题型前所未闻,就要看教谕怎么想了。」
似乎是怕他们不安心,张秀才安抚道:「也别担心,点子都答上了。」
齐子俊:「夫子,您这样说,我们哪里能不担心啊!」
其他三人认同地点点头。
张秀才摸着鬍子,深奥一笑:「科举啊,本来就是一门玄学,你若和考官想的一样,很容易就能过。若你不入考官眼,我说好也没用的。」
沈陵想想也是,文科的评判标准不像理科一样有标准答案,但好和坏都是能看得出来,只不过好的里头,考官总是有偏向的。
出成绩的当日,县衙前面的几间茶馆都是满场了的,吴端的父亲有先见,包了一个包间,正好能看到有没有放榜。
大家聊天都是心不在焉的,时不时往外头张望。
「出榜了出榜了!」
一桌人都刷地站起来,几个爹爹跑的比谁都快,趴窗台上去。
沈全心里默念,老天爷保佑菩萨显灵,一定要中啊!
第029章
所有人的视线跟随着红纸移动, 官人们开始贴榜,旁边还有唱名单的。
这是童生试的第一场, 取百人,从后边开始唱,但这边吵闹的很,怎么都听不见外面在说什么。
吴老爷率先说道:「还是等人看过了回来吧。」
茶楼里就响起了各种谁中了, 谁中了,第几名, 都是挂车尾的, 他们在包房里也等得焦急,看也看不着什么,几个人都喝茶掩饰。
「少爷,少爷中了!第七十名!」齐家的小厮率先跑回来。
齐老爷这脸色立即就舒展开了,看儿子喜上眉头, 用力拍了拍他:「好好好, 可算是闯过了一关!」
「还有没有了?」沈全心急得很。
小厮道:「榜还未贴完,想必是在前头,管家还在盯着, 小的马上过去。」
沈陵看见他爹那手,一会儿左手放右手上,一会儿用力捏一捏,看他这样紧张,沈陵好笑的同时也期望自己不要让他失望。
吴家的小厮也跑回来了,一路叫喊着:「少爷中了, 中了,第三十二名!」
吴家父子俩欢喜了,就剩沈陵了,齐老爷宽慰沈全:「陵哥儿定是在前头,你别急,一会儿就出来了。」
沈全那额头的汗都出来了,眼睛直瞟着窗外,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他考呢。
「前三出来了前三出来了!」
那齐家的小厮在人群里欢呼一声,一边往客栈跑一边往楼上喊:「沈少爷第三名!第三名!」
沈全就像那紧绷着的弦一样,陡然被剪短了,猛地抱着沈陵,狂喜:「铁娃,你中了,第三名!乖儿子!真是给爹长脸!」
他这小名都出来了,沈陵余光瞥见两个小伙伴在偷偷地笑,其实他这小名大家都知道,郁闷地说:「爹,不晓得的还以为是你考呢。」
齐老爷和吴老爷都笑了起来,他们心里也想说,这做爹的可比儿子还急,这儿子倒是淡然。
沈全尴尬地松开他,轻咳几下。
齐老爷恭贺道:「阿全是该开心开心,陵哥儿这般年纪能得前三,咱建业县都找不出几个来的。」
「是啊,孩子都过了就好,我请大家吃个饭,谁也别同我争。」吴家是开酒楼的,县里头最大的酒楼之一便是他们家开的。
沈全冷静过后也清醒一点了,这还是童生试的头一关,忙道:「对,都过了就好,还有后面两场呢。」
这只是童生试的第一场,本朝沿用前朝的制度,童生试三场一次通过才能为童生,继续参加院试。
让小厮去家里头先报个信,几个人上吴家的酒楼吃上一顿,这不过是第一场,也不值得大摆宴席。
欣喜过后,难免想起张伯礼,也不知他考的如何,张家性独,从不同他们几家有过多的交往,放榜的时候只顾着欢喜也未多在意。
沈陵过了第一试的消息传回家,沈老头和崔氏当天就去给祖宗的坟上了几柱香,他们沈家也算是出了个读书人了!
他们四个人都过了第一试,张伯礼排第六十五,那几日他状态不好,但好歹也是过了。
张秀才也非常高兴,可以说这是他带过最成功的一批学生,望着他们也满是喜爱,说出口的又是谆谆教诲:「下面还有两场,切记不可骄傲。你们还年轻,科举这条路很长远,别被这一时的胜利沖昏了头。」
古往今来,科举道路一路通到底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一辈子都考不到金銮殿上,更多的是一辈子都只考了个秀才的功名。年轻的时候总是豪情万丈,壮志凌云,屡试不中后也就很容易被打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