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

字:
关灯 护眼
鬼吹灯 >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 第873章 又是科举选官

第873章 又是科举选官

    五华山,朱皇帝的乾清宫,西暖阁内。


    大明中华王朝,文臣之首,礼部尚书张佐宸,听完朱皇帝的问话后,立马站出来,躬身回道:


    “回禀陛下”


    “一个占城国,再怎么说,也是几百年王朝”


    “东南亚,中南半岛,那些藩属小国”


    “他们的州府县,辖区定制,也普遍比较小,但普通老百姓的种族,太复杂了”


    是的,占城国,也是一个几百年的王朝传承。


    汉朝的时候,就属于大汉王朝的日南郡,林邑县,东汉末年的时候,占城人杀汉人,自立为王。


    当然了,现在的占城国,跟那时候的占城国,完全不是一回事,迁徙灭亡了好几次。


    当初的占城国,早就是安南的地盘,他们只能继续往下面逃亡,抢占别国的地盘。


    所以说,蚊子再小也是肉,这些藩属小国,也是五脏俱全的,州府县一个不缺。


    “吏部核算过了”


    “设置占城府,至少需要七个县的配置”


    “平顺县,宾童龙县,庆和县,华英县,麻县,南蕃县和嘉莱县”


    “如果,再攻下西北面的高山族,应该还能置办,三五个普通县城”


    看地图就知道,大明打下来的地盘,不仅仅是占城国。


    老武夫吴三省,被朱皇帝忌惮,一直丢在阿拉干,那个鸟不拉屎的鬼地方,都要憋疯了。


    这一次,好不容易,有领兵出征的机会,手底下又是一群狠人杀胚,肯定要大杀特杀的。


    于是乎,干掉了占城国后,他们顺便把上面的麻族、南蕃国和嘉莱族,也全部干掉了。


    同样,他们并没有真正停下脚步,已经开始进攻更靠西北的高山族,只是难度较大而已。


    所以说,现在的地盘,就只能置办7个县城,也算是合情合理的。


    1660年,大明占城府辖区图


    “参照中原州府县的配置”


    “每个县城,县令,县丞,主簿和典史,这四个官职是必备的”


    “这个占城府,是大明的新国土,刚刚打下来,肯定有更多的异心不服者”


    “为了更好更快的,纳入中央朝廷的统治,就需要配备更多的基层官吏”


    “老臣建议”


    “配备教谕和训导,用于教化异族藩人”


    “配备巡检司、驿丞和库大使,负责当地的治安和徭役,钱粮赋税等等”


    “同时,县衙里面,也要配备六房书吏,负责处理县城的日常行政事务?”


    “所以说,每个县城,至少需要4名九品以上的官员,11个普通官吏佐吏”


    “这样算下来的话,七个县,就需要100名以上,少了的话,就会影响正常运转”


    “去年,缅甸就是例子,打下来容易,后期的治理问题,就就会暴露出来”


    “如今,缅甸和阿拉干那边,州府县官吏,还是严重不足,基层困难重重”


    哔哩吧啦的,老成持重的张佐宸,把自己想好的东西,全部一股脑的说出来,以供朱皇帝参考。


    古人都说了,打天下容易,守天下更难,就是这道理。


    吴三省,胡一青,赵印选,田得功等等,全是老武夫杀胚,眼里只有人头战功。


    所过之处,都不用想了,反抗的军队和官吏,肯定都被屠完了,州府县的钱粮,肯定也都搬走了。


    如今,剩下的烂摊子,又要朝廷的文官,重新捡起来,再纳入朝廷的治理统治。


    当然了,这也是有好处的,可以把那些原有的统治阶层,全部干掉,减少了统治的阻碍。


    但是,这就苦了朝廷的吏部,得派出大量的基层官员官吏,去治理老武夫留下的烂摊子。


    张佐宸,也是老官僚了,做了那么长时间的吏部尚书,随便算一算,就知道要调配上百个基层官员。


    同时,他还在提醒朱皇帝,别说是占城国了,缅甸那边,还缺不少基层官员呢。


    “哎”


    听完张佐宸的汇报,上面的朱皇帝,也开始抓麻了,眉头紧皱,深叹一口气。


    心中很无奈啊,那个该死的朱由榔,太废柴了啊,地盘太小,军政一塌糊涂,人才储备严重不足啊。


    缅甸那边,朱皇帝当然是最清楚了,反抗一直不断,基层官员,管理不到位啊。


    好在,大规模的反叛闹事,已经变少了,毕竟留守军队那么多,胆子大的缅甸人,越砍越少了。


    但是,这都是没办法的,毕竟根基太浅薄了,饭要一口口吃啊。


    “咳咳”


    就在这时,大殿左侧,吏部右侍郎胡璇站了出来,轻咳两声,躬身行礼,大声开口说道:


    “启奏陛下”


    “占城府事小,也就是几个县而已”


    “老臣有个建言”


    “要想彻底解决缅甸,阿拉干,中南半岛,基层官员的缺口问题”


    “朝廷的当务之急,还是要恢复科举,在大西南,重新开放朝廷的科举应试”


    “唯有如此,朝廷方能正常选拔有用之才,任命官员,这才是长久之计,利国利民的大事”


    是的,这个家伙,就是张佐宸的心腹,大西南的核心成员之一。


    没错的,今天他们这么多朝臣,兴师动众的,来这里恭贺朱皇帝,拿下了占城国。


    其实,也是别有用心的,借着官员缺口的问题,再次进谏朱皇帝,赶紧开放科考吧。


    是的,之前的一大堆,张佐宸说的,其实都是铺垫。


    这个胡璇,身为吏部的主要官员,肯定要站出来,唱白脸了,把脓包问题捅出来。


    看到了嘛,之前攻下来的缅甸和阿拉干,问题麻烦不断,就是因为基层官员不足的原因。


    现在,再次发兵,又攻下了占城国,地盘越来越大了,就需要更多的官员。


    只有开放了科举,才能正常的选拔人才和官员,朝廷才能正常运转,真正的长治久安。


    “不允”


    “不可能”


    骤然听到科举两个字,精明透顶的朱皇帝,脑子瞬间清醒过来,虎目一瞪,猛的坐直龙躯。


    大手一挥,金口一开,断然坚决,毫不犹豫,厉声拒绝。


    没错,听到这里的时候,朱皇帝已经回过神来了,差点着了他们的道啊。


    是的,开放科举,选拔人才官员,这是朱皇帝的底线,上次大场会的时候,就已经否决了。


    想不到啊,仅仅过去了两个月不到,他们这帮老顽固,又开始发作了。


    “咚咚咚、、”


    果不其然,被朱皇帝拒绝以后,下面的铁头娃,并没有就此罢休。


    为首的张佐宸,后面的胡璇,程源,龚彝,扶纲,龚铭,杨昌彦,胡显等等。


    甚至是,刚刚入朝,任职不久的,户部右侍郎王夫之,也跟着站出来。


    一众大明王朝的重臣,纷纷跪地磕头,满目激动,放声高呼:


    “陛下啊”


    “科举,不能拖啊”


    “选拔人才,任用官员,长治久安”


    “陛下啊”


    “科举士子,是大明王朝的根基啊”


    “不能再拖了,会寒了士子们的心血啊”


    、、、


    磕头如捣蒜,磕头蹦蹦响,一个个重臣,脑门铁硬,瞬间就红肿了。


    是的,这帮朝廷重臣,都是大西南朝廷的核心,身后都站着整个大西南,各个省府州县。


    眼看着,大明朝廷的地盘,越来越大,国势国力,愈发的欣欣向荣。


    他们这些大西南的核心,确实是心动了,希望朝廷尽快开放科举,选拔更多的人才。


    没办法,身为大西南人,身后的家族,联姻豪强,学阀士子一大堆,盘根错节啊。


    可以说,每一个朝廷重臣,后面都有一大堆士族家族,涉及的读书人,少说也有几十上百个。


    当然了,他们这些人,大部分也是为了公心,并不是真正的私心作祟。


    没错的,正常的一个朝廷,如果要正常的运转,就少不了官员和科举。


    试想一下,朱由榔的永历王朝,多久没有开放科举了啊,压根就没有。


    朝廷的官员补充,全靠官员的举荐推荐,那剩下的问题,自然就更大了,全是七大姑八大姨的。


    更何况,如今的大明中华王朝,一直在扩大疆土,攻伐更多更大的地盘。


    如此情况下,短缺的普通官员,就可想而知了,肯定是翻倍再翻倍。


    “咚咚咚”


    威武不凡,豪横霸气的朱皇帝,看着磕头不止,大声劝谏的众臣,并没有丝毫的妥协。


    大粗手敲了几下龙桌,表情严肃,满脸的郑重,逐字逐句,严厉的说道:


    “不可能”


    “就是不可能”


    “上次的大朝会,朕就说过了,没得可能”


    “朕的脾气,你们都是清楚的”


    “不要逼朕,更不要挑战朕的耐心”


    “哼、、”


    说完后,一肚子火气的朱皇帝,彻底没了心情,坐在上面,哼哼唧唧的。


    他妈的,本以为,彻底搞定了占城国,可以好好乐呵一下了。


    想不到啊,被这帮大明的重臣,一顿疯狂输出,当真是给脸不要脸啊,骑脸输出。


    是的,这是朱皇帝的底线,科举问题,就跟后世的高考一样,能影响几百年的格局啊。


    一旦开了这个口子,不出意外的情况下。


    整个中华王朝,即便是拿下了南直隶,或是北伐中原成功。


    可以想象出来,大西南派系的官员,至少能霸占一半以上,将来必然是尾大不掉。


    到时候,说不定啊,这个大西南派系,又是一个南直隶,长期霸占朝廷的科举,官员选拔。


    如今,强势霸道的朱皇帝,肯定不会允许的,谁说都没用,除非不怕死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星期五谈个恋爱吧 绑定气运,我镇守人族能看见提示 村上无探戈 漫界暴君 斗破:我能将万物无限升级 漫威之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