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

字:
关灯 护眼
鬼吹灯 > 金秋烈焰 > 第13页

第13页

    第二章 寻找港湾(4)


    他召集了一个党员骨干会议,指示党员和士兵交谈,做思想工作;在行军中还应主动帮助那些体弱的人扛枪,背背包,带领大家唱歌以鼓舞士气,稳定部队的情绪。


    开完小会,卢德铭对红枪会还是有些不放心,要看看他们是不是真心实意按照协议收容掉队的士兵,尤其是那些女学生,他得亲自过问一下,还得派人去监视,以免出现意外。所以,在那些掉队的士兵和女学生没有安全遣散之前,部队怎好就这样离开?


    卢德铭正准备出发,忽然有士兵来报告:


    “报告团长,有几个女兵不肯离开队伍,死活不肯收下盘缠,还在那里又哭又闹,有一个女兵还扬言说,要与团长理论!”


    卢德铭有些生气地说:“怎么会这样,你们没和她们讲明利害关系吗?”


    那个士兵说:“按照团长的命令,指导员事先做了动员,绝大多数女学生都换上了农家服,安全转移了,有伤病不能走的,我们将她们安置在老百姓家里了,等养好伤病再离开。红枪会的头人对天发誓,说保证将这些女孩子安全送出境外,如果没有实现承诺,部队可以来报复……”


    “让我去看看,是谁这么难缠,她们跟得上队伍吗,她们就不怕死吗?”


    在一个农家院子里,几个女兵正跟指导员争辩,简直吵翻了天。


    卢德铭一走进去,院子里立即鸦雀无声。


    几个女兵低着头,眼睛不敢望团长。


    卢德铭神情严肃,也不说话,突然大喊一声:“立正!”


    六个女兵歪歪扭扭站立,有一个女兵连站了几下都没能站直。


    卢德铭还是不说话,竟然喊出这样一声口令:“蹲下!”


    女兵们又蹲下,一齐疑惑地望着卢德铭。


    卢德铭又下命令:“松开你们的绑腿,脱下你们的鞋袜来!”


    女兵们一动不动,更加疑惑不解。不知道团长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当女学生们被逼松开绑腿,捋起裤管,脱掉鞋子袜子时,卢德铭心中不由一阵惊颤。一个个女兵小腿浮肿,脚板都烂成了煨红薯似的,有的还鲜血淋漓。


    卢德铭清了清嗓子,难过地说:“我理解大家的心情。但部队即将连续地急行军。男兵都有许多掉队者,何况你们这些女兵!连我这个团长都不知道前方的路有多难走,前方的仗会打得多么硬。作为团长,我不能让你们白白地去送死!这是无谓的牺牲,你们明白吗?像你们这个样儿,能急行军吗,能跟上队伍吗,迟早得掉队,那时你怎么办!只能趁着这个机会,让大家安全地疏散。你们回乡的可以回乡,想继续入伍的再去啊!明白了吗?”


    女兵们被卢德铭训得哑口无言,老老实实地接过发下去的几块作盘缠的银洋,进屋子去换农家衣服了。只有一个女兵,双手捧住脸,在那里抽泣……


    她是卢德铭的小同乡,名叫杨小雪。


    卢德铭心里一沉,走过去,轻轻地说:“小雪,按命令执行!”


    杨小雪泪眼模糊地抬起头来,说:“团长,你就不能让我跟着队伍吗?能跟在队伍里,就是让我死,我也心甘情愿嘛!”


    其实杨小雪要说的话是,能让我跟着你,临出口时,说成了跟着队伍。


    卢德铭说:“我就是不能让你们白白地送死,我要让你们好好活着!”卢德铭本来要说的是你,却将你说成了你们,他接着吩咐卫兵说:“在我的薪水里预支10块银洋,请杨小雪带给我母亲。——这就算是你帮我做的一件事,这该不会拒绝了吧?”


    杨小雪含着泪水点点头,老老实实地接过了部队发给的盘缠,和卢德铭託付交给他母亲的钱,进屋去换农家服,准备上红枪会预备的一辆马车。


    卢德铭说:“从湖北到四川,千里迢迢,路上要格外小心。”


    杨小雪坚强地点点头,亮亮的眸子望着卢德铭:“团长放心,我会将你託付的事情完成的!”她还有千言万语要向他说,但一句话也是多余的了。


    第二章 寻找港湾(5)


    杨小雪临走,带走一身部队服装,还有一支手枪。卢德铭想,她年纪小,路途遥远,带着这个作为防身之物也好,便表示了默认。


    卢德铭一直望着杨小雪登上马车,又望着马车渐渐远去……


    就在马车要拐弯的时候,杨小雪忽然在车上站起来,双手握着一只喇叭筒,扯着嗓子大声地喊:“卢德铭,我好恨你!……”


    这时风吹树叶,河水鸣溅,有一只鸟在深山里发出一声惊叫。


    卢德铭眼看着马车转过那个弯,便倏忽不见了踪影。只有杨小雪的喊声仍在耳边嗡嗡作响。


    卢德铭忽然心里一酸,泪珠夺眶而出。


    四、


    卢德铭是四川宜宾人,出身在一个富裕家庭。父亲长年在外,是书香之家出身的母亲将他抚养成人。母亲将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唯一的儿子身上。卢德铭年幼时,母亲就教他念唐诗宋词,教他写字作画,还给她讲许多英雄故事和做人的道理。卢德铭天赋极高,许多诗词他只读几遍就能倒背如流。于是他只有六岁时,母亲很高兴和自信地将他送到附近的一所小学,毕业后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四川宜宾一所有名的中学,他品学兼优,深得师长和同窗的好评。卢德铭在求学期间,接受了进步思想,从小立下了救国救民的理想。在那个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时代,卢德铭决心做一个军人,拿起枪桿去消灭反动军阀,为百姓造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星期五谈个恋爱吧 绑定气运,我镇守人族能看见提示 村上无探戈 漫界暴君 斗破:我能将万物无限升级 漫威之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