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以来,德国空军和他们的无线电监测船一直跟踪着这支从不列颠群岛出发的舰队。 在德国,海军元帅艾奇·雷德(erich raeder)虽然不知道这支盟军舰队在北非的具体靠岸地点,但他明白,他们一定要经过直布罗陀海峡而到达他们的目的地。
于是,9艘德国潜艇和26艘义大利潜艇聚集在了直布罗陀山附近,每天进行巡逻。德军的鱼雷中队也进入警戒状态。实际上,德军已封锁了海峡。
当英国来的盟军舰队离直布罗陀山还有100海里左右时,驻守直布罗陀山的德军潜艇群突然向西南方向疾驰而去。24小时后,德军潜艇群与美国海军少将雷勒(reyne)率领的sl125护送舰队拼上了速度。这只护送舰队由大西洋边的西非小国狮子山返回英国,主要由一些空的运输艇和小护卫舰组成。
这场德军潜艇和盟军护卫队之间的战争进行了6天6夜。德军宣称击沉了30艘盟军的船只,这相当于雷勒少将所有的运输艇。但同时,因为德军的潜艇都去追击雷勒的舰队,使得直布罗陀海峡门户大开,从英国来的战斗舰队平安地熘过了海峡。
德军的潜艇群真是让人不可思议,它为什么突然朝南去追击拦截一个空的护卫舰队呢?为什么他们追击雷勒舰队长达6天6夜之久呢?也许这是英国人设的计谋,让叛变过来的德国间谍告诉德军,sl125上有大量的重要设备和给养,使得德军去追击他们。是不是英国的决策者故意让sl125在适当的时间出现在适当的地点,成为“火炬计划”的牺牲品呢?
也许只有盟军的高级军官才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但是他们都选择了沉默。直到战争结束多年后,sl125的指挥官、不幸的雷勒少将给出了一些他的舰队作为“火炬计划”牺牲品的线索。雷勒说:“这是我职业生涯中首次因为损失了好多舰船而受到祝贺!”
最后通牒:不幸还是计谋?
1943年1月13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邱吉尔及其高级助手齐聚卡萨布兰卡的安发酒店。经过几个月的战争,盟军已经基本上将德国和义大利军队赶出了北非。这次会议的一个重要议题是:英美联军下一步将选择哪里作为突破口?
这些人一坐下来,激烈的争论就开始了。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满头银发的乔治·马歇尔以保持低调而着称,他主张应当从英吉利海峡反攻德军占领的法国西北部。而机敏的 、长着鹰钩鼻子的英国皇家军队首领艾伦·布鲁克(n brooke)则提议应当进攻义大利的西西里,以迫使希特勒回防地中海,这将缓解东线苏联军队的巨大压力。
双方处于胶着状态,经过4天激烈的争论,最后,美国人放弃了他们的观点。
在美国和英国领导人各自回国以前,罗斯福总统和邱吉尔首相应邀举行了记者招待会。在招待会上,罗斯福用即兴表演的方式发布了一条令所有参加会议的各国领导人都目瞪口呆的消息,这条消息让其他盟国领导人都感到痛苦和沮丧,却让阿道夫·希特勒找到了一个藉以宣传的藉口。
在大批记者瞪着渴望的眼睛做记录的时候,罗斯福总统说:“邱吉尔首相和我已经决定,我们将不接受德国、义大利和日本的投降,除非他们的投降是无条件的。”
正坐在旁边抽雪茄的温斯顿·邱吉尔被这句突然的话震惊了——这是他第一次听到把“无条件投降”这句话用在目前的战争上。
邱吉尔清楚地知道,第三帝国迄今为止还是一支令人生畏的力量,刚才的这些话会被理解为是一种挑衅。他确信,在战争胜负未定的时候,给敌人开出苛刻的条件是一个很大的错误。
但是,错误已经发生了。邱吉尔不能在记者招待会上,当着大批记者的面拆盟友的台,于是他说,自己确实已经同意了该说法,但是,对这种说法他听到的时间也不长。几分钟内,这条消息就传遍了全世界。
后来,一个英国政府的高级官员对邱吉尔说:“除非这种说法有所松动,否则的话,德国会将残酷的战争进行到底。”因为已经在公众面前表了态,邱吉尔听了这话后只能耸耸肩。
美国陆军将军乔治·巴顿是一个桀傲不驯的人,他带领军队参加了北非战争。听了这个消息后,他用几乎发狂的语气对他的密友说:“我们的总统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但是,他妈的,他就从来没有读过历史。他和我们政府里的许多其他人一样,根本不了解德国人。听听这狗屎般的所谓的‘无条件投降’,德国人想找继续战争的藉口,这就是很好的一个。这将使战争拉得更长,死的人更多,让苏联人占领更大的地盘。”
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将军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吃一惊,他私下对他的助手说:“如果在绞刑架和刺刀之间做选择,就是你也会选择刺刀的。”
在柏林,纳粹的高级官员们都为这条消息感到高兴。希特勒的宣传部长、天才的演说家保罗·约瑟夫·戈培尔(paul josef goebbels)博士在柏林的一次纳粹高级集会上说:“因为敌人要消灭我们的国家,奴役我们的人民,所以,这场战争已经变成为了国家的存在而进行的战争,为它付出任何代价都是值得的。”全场的欢呼声响彻云霄。
盘旋在英格兰上空的疆克(junkers)战斗机的德国飞行员,在欧洲大陆上空的梅塞施米特式战斗机的飞行员,在北大西洋德国潜艇里的海军以及在苏联冻土地带猫耳洞里的德国陆军在得知这一消息后,都重新温习了他们决战到底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