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救国自从跟着七团一同转移后,醒来时已经在担架之下,他环顾下四周,脑袋有点蒙,自己冷不防就失去意识,还记得炮火枪声连天,现在的环境却是格外宁静,扬头能看到的是直向天穹的大树。
士兵们急着转移,他问了人,才知道自己正在转移途中。也就在七团驻扎稳定下来,才觅得三团后续转移过来小部队的位置,赵救国有点愧疚,自己没能和部队突围,听说打得只剩下不到一个营,他要去接应三团回来。
他第一眼见到的就是全营狼狈落魄的模样,他们使出浑身解数,硬是没休息过片刻,一路急行军赶来,总算是把鬼子彻底抛在大山之后,山海之中,任凭再大的本事,飞禽也不易发现密林中的目标。
知道这是最后一批活着下来的人了,三团其余尽数崩溃,赵救国的心一下给跌到谷底,实在太惨,超出他的想像。将三团迎接到七团所在村落时,赵救国主动请命,带上一个班的士兵去附近的村庄招募有志之士,一同加入队伍中抗日。
在团长的允许之下,赵救国当日即便出去,临走时,张立明对赵救国的看法稍作改观,没想到这个指导员,觉悟倒是蛮高,能力不怎样,只有用心,也算好。
没想到几日过去,他竟然还真招募些人数,那可真得看下到底弄来多少人。
第一七七章:状况百出
团长们走到村头,赵救国率先迎了上去,略带点孩子气的成就感显露在脸上。
“报告团长,我在附近的小村庄中做了实地考查,并宣传正确的指导思想,有不少百姓志愿加入到我们八路的队伍当中,人数差不多有一百来人。”赵救国笑着报告。
看着足有一个连的人数配置,足实又再添不少作战能力,对赵救国这几日的辛苦努力,团长抚掌鼓励。
“救国,干得不错,部队又要壮大不少,多亏你的努力,觉悟还是蛮高的。我们俩个团长还在来的时候夸奖到你。”
赵救国第一回做了件自己特有自豪感的事,也是自己入伍来第一件最具有意义的事,虽说行军打仗他是个外行,不过内政方面倒是颇有几分建树。北平出来的学生,嘴皮子能吐墨水,要拉拢百姓入伍,也非什么难事。
一身百姓着装的新兵们,正在兴奋而又好奇地张望着八路团长们,他们人头涌动,都在低语说着些什么,更有些稚气未脱。
周子云看着都是普通着装的百姓新兵,再看下已经渐冷的气候,对老张说道:“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必须大量的扩大部队力量,也就意味着要大幅度增加士兵,军装可是个大难题。要是夏天也就罢了,现在冬天要来,天寒地冻,军区不可能有那么多补养,得靠我们自己去弄些面料过来,可不能让士兵们穿着单衣过冬。”
“你说得对,眼下趁着温度还能将就,马上把士兵操练起来,否则到时截鬼子物资,说不定还有硬仗。”
新兵均匀分配到各个连当中,由老兵带新兵,一对一指导,确保每位新兵都能再最短的时间内熟悉最基本的作战要领。
---------
过了几日,新兵们也都穿上军装,现在仍是单衣,气候还未严寒,也合身舒适。经过最基本的体能训练,还有枪械的使用,根据个人本身擅长的方面,将他们安排在步兵、炮兵、机枪手等作战位上,发挥个人的优势所在。
团长带着秦木来看下新兵们的实操训练,由于有老兵带着指导,进步并不慢,现在战事随时都会爆发,不加紧不行呀。
“团长,体能方面应该再加强下,否则跑到目的地,还没修筑工事,我看他们也快不行了,更别说要瞄准枪头打仗了。”秦木看下新兵们现在的体能说道。
“要是换作以往,这样的水平算是不错,虽然有待改进,毕竟时间不紧。现在可不一般,既然团长要我帮忙监督下,我会让他们尽量在保证有效的训练之下,最快的提升作战能力。”
张立明摆摆手:“没事,有问题你就提,训练场上一桶汗,战场之上少流血。”
秦木指下新兵们再说道:“看看,刺杀训练也是不够,都是些刺杀的技能,实际和鬼子拼杀时,新兵是很难一击刺杀命中的。多数情况要先做基本的防御格档,这方面的技巧还是要先作为前期的主要训练项目进行操作。”
“说得好。”周子云满意地喝道,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雄兵的崛起的蓝图。
“当然还有一点便是,最真实的实战。”秦木视野扩展到全部战士中去,“不少新兵一听到枪炮声,吓得手都拿不稳,身体也立不直,各样的弊端展现无疑,凡是经过几次战斗下来,也能够适应战斗上的情况了。”
俩位团长沉思下,打仗就是个硬活,没有拉上去打它一回,训练三年也只能是新兵。
“老张,你看法如何?安排个实战?”
“倒也不是没想过,就是怕太急,没多久的功夫就拉去打仗。”
“团长,我们不一定要打鬼子,就找伪军这种三流战斗力来当实战项目就好了。”
当晚,张立明召来秦木,他和周子云琢磨一下午,总归在地图找个不错的地点。
从他们的所在地向东北方向延伸过去二百多里的地方处,有个伪军的库房,部分兵力驻守于此,是伪军的军服面料储存地,有情报显示,近期有调动的情况,就是不知道有没有作棉衣的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