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长,我们连人都找不着,还怎么拉拢。”
“所以叫你们一起过来分析分析,到底是股什么样的武装力量。竟然在一段时间内同时出现,而后又令人难以追踪到,有如此数量之大的游击武装,太离奇,大伙都唠叨下。”张立明说。
秦木折断根木头,扔进柴火里,看着火焰笑着说:“没准人家就是想要打鬼子,不想入八路。”
赵救国在秦木一旁听出他的言外之意。
“现在是全民抗战时期,能多聚集一份力量总是好的,只可惜找不着人。我说秦木啊,全团就你厉害,派你出去,要找到他们准不是问题,你考虑下这个任务。”张立明说。
秦木摇头嘆气:“团长抬举我了,连侦察兵出去这么多个都找不准,太行山偌大的地方,我要上哪去找那么多支游击武装。该碰上的迟早会有,不该有的,找不找不着。”
张九也发表自己的观点:“不就是些小股的游击武装,也构不上什么力量。何必费那么大的劲动用人力,再说拉拢到部队,没组织没纪律的,谁知道往后会不会影响行动。”
周子云对张九的话点头,他的话也是蛮有道理,值得深思。
“现在的非常时期,我看一些来路不明的武装力量,暂且搁置。等过了山本的事后,再来重新考虑吧,毕竟我们不能出现纰漏。”周子云解散会议。
----------
已近初冬,天打着寒霜,作战变得少了不少。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七团仍是坚持早起出操,待久了身子都会僵硬。
秦木坐在火前,研究着地图。他是个精明的狙击手,要伏击敌人,就得提前对作战地点进行察看。天寒地冻,这样恶劣的天气并不适合伏击。
走在路上都有可能被结成薄冰的地面踩滑,白色渐渐成为自然的主打色,伏击的地点必须提前选好,避免意外情况的出现。
鬼子一定是做火车过来,车站的警戒森严,不可能会有机会下手。只有在半道上解决,围起鬼子打,才有希望。
从火车站到清水镇的路线很多,各种大道和小路纵横交错,他们没有那么多兵力进行分散堵截,只能集中优势兵力进行猛击。
想起前段时间被攻下的钱眼山,秦木似有所悟,山本一定会从此处经过,因此日军对钱眼山势在必得。如此一来,钱眼山的重要性就有据可依。
日军控制着钱眼山,也意味着控制着钱眼山地区的交通,如若从此处而来,剩下的道路多数是地形平坦地形,没有过于复杂和起伏的地形。
秦木马上跟团长报导情况,对自己的猜测他还是有信心。
从钱眼山过来后,一路的地势相对是比较平缓,有利于日军快速行进,要起到阻挡包围的话,恐怕有些困难。
至于日军真的是否会沿着秦木的猜想而想,一切还有待事实验证。
听过秦木的想法,团长还是有点惊恐不安。先不论事实与否,要是鬼子真的这样策划,那真是个很难打包围的地方。
日军对钱眼山的抢占早就已经对整个计划布好局,团长们猜测着,钱眼山多多少少现在是个炙热可势的要点,要想去抢攻回来,不太可能。
他们继续于地图上作着研究,分析着敌人可能採用的各种策略。并对各条路上可能发生的情况以及优劣之处作着专研。
秦木始终认为鬼子走大路的可能性更大些。
“团长你们看,大路地形开阔,适合鬼子机动部队进行快速的移动前进,摆脱我们的围堵。这样的地形更有利于鬼子重火力的实施。要是真的交战起来,我们人数和装备上的劣势就暴露无遗。
再者,也不适合打伏击,平坦之处没什么可隐藏的地方,容易被鬼子的尖兵所发现。再说了,要堵住这么大条的路,兵力我们是不足够的。丰野不是山地作战专家嘛,若让他选择,他一定会选择这样的地形让部队迅速通过。
其次,由于开阔的地形导致狙击兵必须要有一定的距离进行埋伏,近距离是不可能,远距离受影响太大。枪要打出这么远的距离,一来受到的精准度影响太大,二来不能保证有效的射程范围内。
还有就是我估计,山本绝对不会骑马而行,他们定是做车前来。就凭这样,狙杀他已经显得不太可能。在鬼子的四周定会有不少步兵警戒,视线上的遮挡足以令我无法完成任务。”
将心中的疑团说出来,团长们有种豁然开朗的神情,但又变成阴沉沉的脸。
“分析的是很好。若真的如此,那我们岂不是拿鬼子没折。”张立明有点丧气。
虽说此役并不好打,上级是下了死命令,哪怕是全团剩下最后一个人,军区也必须听到山本将军死亡的消息。
“如果真的要拦住鬼子,那可能就得硬碰硬地打起来。单是靠我一个人狙杀怎么也完不成这个任务。山本对我们也对鬼子都太重要,不可能会疏于防范的。要是鬼子集合所有的力量沿途护送,那我们可能面临着生与死的决择。”秦木说。
屋子一片寂静,周子云都入了神。他的眼神一点也没离开地图,头脑也在胡乱地转动着。
“要是鬼子不走这条大路呢?”周子云突然问起。
马上令秦木和张立明有些吃惊,赵救国也跟着一起来听他们的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