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

字:
关灯 护眼
鬼吹灯 > 大秦:从扶苏狱友到帝师 > 第6章 心里愈发困惑

第6章 心里愈发困惑

    蒙毅连忙举手宣誓般辩解道。


    见此状,嬴政狐疑地看着他几眼,但并无所察觉。


    便挥挥手,继续观瞧江辰授课。


    此刻,嬴政心中充满了好奇,想了解江辰对于秦朝短命 ** 有何看法以及教导扶苏阻止的办法。


    同时,他也想知道融合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究竟为何如此重要。


    不经意间,嬴政也进入了一个期待老师解答的学生模式,只是自己并未意识到罢了。


    “江师,您所讲的用王道与霸道解决匈奴之患,学生虽未能完全明白,但肯定其中必有道理。


    可是为何说融合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才能实现真正的大一统?”


    扶苏问出了大家心头共同的疑问。


    江辰显然预料到会有此一问,接着回答:“原因其实非常简单。”


    “然而在我回答你之前,我想先问你一个问题。”


    “在你心目中,什么样的帝国可以称为大一统帝国?”


    听了这话,扶苏陷入沉思。


    他苦思冥想了一番,却未能找到一个理想的答案。


    最后他只得硬着头皮回答:


    “依学生所见,我们大秦就是大一统帝国。”


    江辰对此并不十分满意,摇头表示:“这太过片面了。”


    扶苏感到羞愧,低下了头。


    “你说大秦是大一统帝国没错,但并非完全正确。”


    “究竟什么是大一统帝国?”


    “首要在于它施行的制度,然后才是其疆域治理。”


    说到制度,“封建制下的周朝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周朝,天子分封诸侯,将国土划分给各个王国管理。


    “当时,各诸侯国自主行动,在周天子强盛时奉上臣服,而一旦周天子衰落,诸侯则自立为王,引 ** 秋战国时期的混乱局面。”


    “可见在封建制下,真正掌权的是诸侯与贵族们。”


    相反,大一统帝国应当施行的是 ** 集中权力的制度,也就是把权力集中至中心,使 ** ** 可以有效地指挥全局。”


    “大秦虽然废除分封,推行郡县制,做到了部分集权,但它并未完全实现这一目标。”


    接着是关于地域治理。


    “如果一个国家在其统治范围内仍存在反对力量或 ** 军事实体【敏感内容较多,无法继续输出】


    即便李斯聪明绝顶,也无论如何料不到,今日嬴政召见他的用意究竟是什么。


    “李斯。”


    随着嬴政淡淡的一声呼唤,李斯迅速清空了脑海中的杂念,低头手执牙笏恭敬道:“臣在。”


    嬴政目视李斯,轻松自如地说:“今天,朕听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消息。”


    “这事儿朕觉得很有趣,不知道爱卿是否愿意聆听?”


    “陛下,臣洗耳恭听。”


    李斯自然无法拒绝。


    但此刻,他依旧未意识到事情的非同寻常。


    直到嬴政接下来的话,令毫无准备的李斯震惊得瞠目结舌。


    “有人传言,大秦将二世而亡。”


    嬴政面露深意的笑容,但对于李斯来说,那笑容却如同寒冬之冰令人不寒而栗。


    作为左丞相,李斯立刻展现出了其过人的反应速度。


    他庄重地拱手言道:


    “不知是何人敢在此妖言惑众?陛下,请把那人交给臣来处置。


    散布这种对国家不敬的谣言的人,必须承受我大秦律法最为残酷的惩罚!”


    嬴政挥手淡然回应:“已经说了是件趣事,你无需如此激动。


    不过朕现在倒想知道,大秦真的会如他所言二世而亡吗?”


    “绝无可能,绝对不可能。


    大秦千秋万代,怎么可能只存两世?”


    李斯斩钉截铁的回答让嬴政微微点头,显露出几分满意。


    “既然你这么认为,那么这件事你就当个笑话听听吧。”


    李斯连声称是。


    但他心中暗自疑惑,今 ** 帝到底怎么了?


    嬴政瞬间严肃起来:“好了,我们继续谈谈正事吧。”


    只见身披黑色盔甲的蒙毅应声起身,从侧殿中推来了一个挂着地图的架子放置在李斯身前。


    这幅图涵盖了北地和北方的匈奴势力范围。


    李斯略加思索后认为嬴政是在指长城之事。


    “臣正在加速监工长城建造,只是涉及庞大的人力资源,尤其是那数十万名役囚……迁徙过程稍有不慎便可能出现混乱,所以不敢过于操切。”


    李斯解释道。


    殿上,嬴政看着下方解释得十分卖力的左丞相眼中闪过一丝玩味。


    见平时睿智无比的大臣这次猜错了他的意图,嬴政心中觉得有趣极了。


    “李爱卿,并非朕要追究你关于修筑长城的事宜。”


    嬴政挥了一下手,李斯顿时呆住——并非与长城相关?


    很快,李斯恢复神态试探性问到:“莫非陛下说的是与匈奴作战的策略?”


    嬴政微微点头,“果然是我大秦的股肱之臣。”


    “但臣对军事并不精通,您还是应该和王翦将军或是蒙恬将军商议此事为妥,臣确实对此一知半解。”


    李斯实言回答。


    与后代宋、明、清时期文官或间接指导武将作战,或亲自领军的情况相比,在大秦时代,像李斯这样身为百官之首的左丞相,几乎不会插手军事事务。


    究其根本,术业有专攻。


    李斯早年研习儒家,后又涉猎法家,对于军事毫无涉足。


    平日里,商讨战事时,嬴政也从不让李斯参与。


    因此,今 ** 帝为何会让他商议军事相关的事情,让李斯大感疑惑。


    “李卿过于谦虚了,领兵之事朕自然不会让你参与讨论。”


    嬴政沉声说道,“但在战略规划方面,如王翦老将军和蒙恬等将领也无法给出更好的意见。”


    听到这话,李斯更加迷惑,感觉皇帝今天的言行都很反常,但他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回应道:“臣明白了,请陛下指示。”


    嬴政见李斯领会自己的意图,满意地点点头。


    “朕想与你商议的是我大秦对匈奴的整体战略问题。”


    李斯闻言面露难色,他确实听不太明白:“请陛下恕罪,微臣还未理解透彻。”


    “不妨事,那就这样说吧。”


    嬴政缓缓说道,“关于我们农耕民族和北方游牧民族之间关系的论述,你怎么看?”


    李斯紧紧握着手中的笏板,心里愈发困惑。


    字面意思容易理解,可一联系到“关系”


    的层次,李斯便怎么也想不明白。


    作为一位聪明人,遇到不懂的问题尤其让他感到纠结。


    最终,他还是硬着头皮猜测道:“陛下是否指的是未来大秦可能与匈奴开战以及原因?”


    嬴政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赞叹李斯的聪明才智。


    但可惜李斯没听过其他见解,所以答错了方向。


    “李卿,你说得不对。”


    “若是听不明白,直说便是了,朕可以重新解释。”


    嬴政微笑道。


    换成平常,换个人说这复杂的话,李斯根本懒得理会,但此时在皇宫内与始皇帝面对面,他必须搞懂这些问题,否则可能连左丞相的位置都难保。


    于是李斯只能深吸一口气,拱手拜道:“请陛下指教。”


    嬴政见此情形,由衷地笑了出来:“那朕好好跟你说……”


    这一刻,嬴政仿佛体会到了为人师的成就感。


    这还真是个意想不到的发现!


    起初,李斯只想探知皇帝内心所关心的事。


    对于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之间的关系,并没有给予太多重视。


    然而,在嬴政详细讲述之后,李斯脸上的表情逐渐变得惊讶且凝重。


    过了一个时辰,当嬴政说完所有内容时,李斯不禁追问:


    “陛下,难道匈奴真的与我们同根同源?”


    嬴政轻轻点头:“确实如此,朕已命蒙卿查阅古籍,并得到证实。”


    说罢,嬴政轻轻一挥衣袖,蒙毅见状立即起身,从大殿右侧深处取来一摞竹简,放在李斯面前,说道:“丞相,这些便是记载着我们与匈奴渊源的古籍。”


    李斯道谢后,立刻拿起竹简开始细读。


    当他读完所有的竹简后,深叹了一口气:“没想到匈奴多年来南下的劫掠竟出自与我们同根同源的一支!”


    嬴政也感叹道:“是啊,连朕若不是听人说起,也不会知晓这一点。”


    听到这话,李斯并不感到意外。


    毕竟,嬴政身为大秦始皇帝,自从即位以来便致力于统一天下。


    若没有人提及这些问题,他恐怕也不会去关注或研究这类事。


    李斯好奇地问道:“陛下所说的那位,是不是也是提出以霸道、王道并用解决匈奴祸患之人?”


    嬴政微笑答道:“正是此人。”


    接着询问:“丞相对这位人物感兴趣吗?”


    李斯坦诚回应:“臣确有此意。


    此人不仅找到了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的关系,还提出了化解匈奴之乱的方法,以霸道与王道相辅相成。


    这一见解连臣都不禁赞叹。”


    “更令臣感悟的是他那关于统一帝国的大道理,以及建议废除封建诸侯制和贵族拥田制,建立集权郡县制和授田制的理论,可谓事实与理论相结合。”


    听到这些评价,嬴政面带笑意,捋了捋胡须。


    这是他首次看到左丞相对某人赞不绝口,心中不禁泛起一阵自豪感。


    突然,李斯似乎想到了什么,正色问道:“陛下,此前陛下向臣提过的关于大秦可能在二世 ** 的观点,是否也是此人所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星期五谈个恋爱吧 绑定气运,我镇守人族能看见提示 村上无探戈 漫界暴君 斗破:我能将万物无限升级 漫威之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