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

字:
关灯 护眼
鬼吹灯 > 大秦:从扶苏狱友到帝师 > 第104章 借此巩固王权

第104章 借此巩固王权

    他知道什么事情该关注,什么事情该避讳。


    有些事情,本就不该打听、不该过问,蒙毅对此坚决地避而远之。


    就像这次江辰即将讲解的《阶级权力与王权关系论》,这显然是会引起始皇帝和长公子关注的敏感话题。


    抱着「耳不听为净」的心态,蒙毅干脆阖上双眼,靠在栏杆上打盹,发出阵阵鼾声,仿佛是在呼应角落里的熊黑。


    对于蒙毅的表现,不论是江辰还是扶苏、嬴政都毫不在意。


    稍稍调整思绪后,在扶苏和邻室的嬴政那既紧张又期待的目光下,江辰缓缓开口说道:


    “我们先明确两个基本概念。”


    “一是阶级权力,二是王权。


    首先谈谈什么是王权。”


    “王权并不难理解。


    自从大禹创建夏朝,实行奴隶制度起,王权就一直存在。”


    “无论是夏商周三朝的 ** ,或是如今大秦的皇帝们,这些人所掌握的权威就是王权。


    这一点应该没有什么疑问吧?”


    江辰望向扶苏。


    扶苏赶紧摇了摇头,“学生对王权的理解并没有问题。”


    开玩笑,如果连这点都不懂,谈何改造大秦,让它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呢?愚蠢之人根本不应涉足这些事务,因为只能加速衰落的速度。


    “那就好。”


    江辰点点头,继续说道,“现在我们再来讨论阶级权力这个概念。”


    “阶级权力较为复杂,它代表着不同的利益群体,覆盖面很广。”


    “比如古代负责沟通神灵的祭祀,周朝分封的各个诸侯,还有今天大秦的军事贵族,都是其代表。”


    “另外,每个时代中还有更多类型的阶级权力。


    如大秦现在的宗室、朝臣及六国遗留的贵族。”


    “简言之,阶级权力即指那些拥有权力的不同群体。


    这样说你会更明白一些吗?”


    扶苏不太自信地点点头:“我想大概是明白了……”


    但又显得不是很确定。


    江辰皱眉道,“若连这也不懂,恐怕真是不懂了。


    我已经讲得很细了,若还是无法理解,我也确实没有办法。”


    见江辰有些不满,扶苏意识到可能老师不是没法讲得更明白,而是不愿花时间再说一遍,但扶苏并无确切证据支持他的猜测。


    而在隔壁房间里,嬴政认真思考着江辰刚才关于阶级权力的讲解,尤其对最后那句话印象尤为深刻——阶级权力即掌握了权力的群体。


    作为大秦的始皇帝,嬴政对这段论述理解得很透彻。


    在他看来,有足够阅历的人自然能从中领会阶级权力的本质。


    了解之后,嬴政开始思索如何运用这一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既讨论王权与阶级权力的关系。


    从江辰逐渐加深的皱眉,和眼中偶尔闪过的犀利光芒,可以看出他已经有所领悟。


    江辰是说过的话就一定会做到的人。


    他确实没有再深入解释什么是阶级权力。


    “我们现在明确了王权和阶级权力的定义。”


    “接下来就来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吧。”


    听到这句话,扶苏也不再去想老师是否因为懒惰而不愿详细讲解,立刻端正坐姿,恭敬地等待着接下来的教诲。


    而对面的江辰,则悠闲地躺在草垫上,轻拍着自己的大腿,说道:“我们仍旧以夏朝和商朝为例。”


    “这两个朝代有别于周朝及如今的大秦,是纯粹的奴隶社会。


    在那个时期握有最大权力的是君王和祭祀。”


    “当时的君王还没有像当今的始皇帝一样,掌握一言定天下的重权。


    祭祀这一阶层则通过所谓与神明沟通,直接影响到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种国家大事的决策。”


    “有时君王想要发动战争,然而祭祀一旦宣布此战不利,君王很可能无法顺利进行。”


    “至于这些所谓的神旨是否真的存在,无人得知。


    然而每个君王都想把祭祀掌握在自己手中,借此巩固王权。


    而祭祀自然不愿臣服于此。”


    “这种互相较量的状况持续良久。”


    “或是双方各自妥协,保持相对平衡; 或者一方压倒另一方。”


    “例如君王取得绝对权威,又或者是阶级力量占据上风使君王沦为工具。


    夏朝的历史过于久远难以详述。”


    “但是关于商朝,你知道它是怎么 ** 的吗?”


    江辰问道。


    扶苏略作思考,随即便毫不犹豫地说出了早已熟知的答案。


    “回江师,商朝的覆灭是由于末代君主帝辛的暴虐无道。


    他宠爱妲己并任其干预朝政,建酒池肉林,并诛杀了众多直言进谏的忠臣。


    还杀害了姬昌。


    终导致周边各国纷纷起兵,在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姬发击败,最后帝辛焚烧宫殿自尽,商朝也随之覆亡。”


    在隔壁的暗室里,秦始皇赢政静静听着扶苏的叙述。


    可以说,商朝的覆灭原因与史书所记载的内容相差无几。


    过去,嬴政一直深信这些史书上的记载。


    然而今天,他心中突然有了一个疑问。


    假设,这一切并不是如史书所述呢?


    作为横扫六国、统一四海的大秦始皇帝,嬴政深刻理解“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的道理。


    因为自己与秦国的胜利,才得以实施车同轨、书同文、度量衡的统一大业,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大秦帝国,并名垂青史。


    若那时战败的是自己和秦国呢?情况恐将大相径庭。


    在六国的史书中,秦国会被称为暴虐无情的国家,而其末代君主嬴政会被刻画成荒淫无道、穷兵黩武、嗜杀成性的暴君。


    理由是为奴役更多人,嬴政挥军攻打东方六国,但最终正义战胜了 ** ,六国联合击败了秦军和嬴政。


    如此描述并非毫无可能,只是最后的胜利者乃是嬴政和他的大秦。


    对于战胜者撰写的历史,商周之战中周武王领导的周朝会如何看待他们打败的商朝?他们是在史书上公正评价,还是会利用某种手段,给商朝抹黑?或是说,把商纣王帝辛形容得更为残暴以证明取代的合理性?


    嬴政开始思考这一问题:胜利者编写的历史,究竟可信与否?那些记录的事件,是否反映了当时的 ** ?


    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星期五谈个恋爱吧 绑定气运,我镇守人族能看见提示 村上无探戈 漫界暴君 斗破:我能将万物无限升级 漫威之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