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兴起让人抬走那部电台,说不定可以用它跟鬼子那边联络上。
偌大的指挥所内有着不少的东西,桌椅都被百姓们抢光,伪军则是去后面搜索一些军用物资,正是傅兴起口里说得部分的枪械。
指挥所内配备有就近的枪械库,能够在需要执行任务和面临突发情况下迅速提供枪械保障。傅兴起砸开了后院的仓库的门,里面堆放的是不少的枪枝。他对那些步枪没什么兴趣,不适合他们伪军,指了指那些机枪,说道:“让那些还没有机枪的士兵分发下去。”
仓库里的机枪又被拿走,还有一箱箱码得整齐得就是他认为最后才要用得上的手雷。
他找了火药,引出条长线向外延伸过去,一直到门口。
待百姓们把指挥所内值钱有价值的东西都搬光后,傅兴起点了火,火线像是燃起的烟花,发出嗞嗞的声响,所有人向外散开躲去。
连续不停地爆炸把日军指挥所炸成废墟,傅兴起看着自己多年来进门时总会有无形的压力笼罩着他的场所,现在得以让它成为历史残骸。
他没有停下脚步,扬马带队又往镇内日军的粮仓去。
傅兴起下令百姓们全部丢下手里不实用的傢伙,改拿麻袋或大桶,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去日军的粮仓,把里面所有的军粮都给挖光,一粒也不留下,全部分给百姓。
吶喊一阵盖过一阵,四散的百姓找寻着麻袋或能装粮的容器,街道上所有的民居和商铺都开放,趁着镇内没有鬼子,大家都前呼后拥地跟着伪军去。他们觉得,被日军统治的日子到了尽头,今天是他们翻身的时刻到了。
连伪军这样的势力都跟着八路干了,日军准没好果子吃。传闻如风般顿时在清水镇内传开,八路要打胜仗,一定是打胜仗,现在清水镇的鬼子都被杀光,外面的鬼子也估计活不长时间了。
尽管这样的传闻还未得到验证,傅兴起听得最好的谣言也就算是此。他甚至不觉得那是谣传,表达了所有百姓的心声和愿景。他没有捅破,他自己也相信,胜利迟早属于他们,日军总有败在他们脚下的那一天,今天只是一个开始。
粮仓被众人合力打开,把守粮仓的鬼子早就闻知动静,在伪军还没有赶来前,几名鬼子连守在门前的机枪都不要了,灰熘熘地逃窜过去。镇内已经被封锁,出去的百姓很快发现有鬼子的踪迹,像是过街人人喊打的老鼠,还在惊吓中的鬼子就又被乱棍打死。
打开大型粮仓,望着眼前堪比一座座小山的粮食,所有人傻眼。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民脂民膏,鬼子的征粮政策一直以来都是他们粮仓收入的一部分。
“一人一袋粮食,赶快。”伪军们催促起来。
“剩下那些散装,堆放着的粮食,各自用麻袋或是容器装走。”
纵使那些粮食堆积如山,在全镇百姓的动员下,蚂蚁移山的威力还是巨大的。不到一小时的功夫,仓库里头已经被搬出大半。伪军们也帮忙着将里头的粮食往外搬,还有百姓推来独轮车,将那些散着的粮食,都装入袋中,放在车上推走。白给粮食,谁不要,大冬天干得却是热火朝天。
杀了守城的鬼子,破坏了指挥所,还打开粮仓,归粮给百姓。傅兴起觉得自己是上半辈子做尽缺德事,现在也是在积德,让自己不至于下地府,也为他的后代积些德。更重要的是,他醒悟了,大彻大悟之下,他要替夫人报仇。
“长官,现在我们还干啥?镇里还干得事都干完,是不是找鬼子算帐去?”有士兵问道。
清水镇内的鬼子是杀光了,可是崎田还没死,傅兴起铁了心要杀死崎田。八路那头也有消息,鬼子正在围歼他们,解救秦木也成为一大问题,他也可趁此机会跟鬼子拼一把,死也多拉几个垫背。
“是,鬼子还有那些运粮用的卡车,全都给我把我们的武器装进去,上断桥岭打鬼子去。”
“好!”
众士兵们喊得响亮,有懂开车的士兵驾驶着卡车,载着伪军往城门开去。陆续的武器弹药把车子填得满满得,挤得不像样。好不容易开了十来辆车,才把傅兴起好几年下来的存物都装光。
他得意地看着这些宝贝:“够装备一个团的了。”
动身还不至于那么快,十来辆的卡车依次排开停在城门处。傅兴起有点饿了,他让士兵再做顿丰富的饭,算是他们临行前最后的践行。
傅兴起还出了个想法,怎么说他们也是将死之人,也不是白死,是打抗战牺牲的。他令人取来笔纸,将这些战士们的姓名一一登记在册。不管先前他们做尽多少坏事,现在是浪子回头,既然有出份力,就该让后代知道他们的名字。
“长官你的名字我写在最前头。”士兵提笔要写下。
“慢着,写你们大家的名字就好,我的名字就甭写了,我没啥可留念的。”傅兴起喝了杯酒,拒绝了署下他的名字,或许他是觉得自己有愧写在册子上。
士兵纠结下,总得有个长官的名字。再说傅长官是带头要杀鬼子,要抗日的,功劳也是头功,不能不留下。
“傅长官,要不就写下你的名字吧。”
傅兴起想了想:“如果真要写,就写我孩子的名字。”
“孩子的名字?”